(一)面上资助

面上资助评审采用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具体程序如下: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按申请人填报的二级学科对申报材料进行分组。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从评审专家库中为每个评审学科组随机匹配7名同行专家。

3.评审专家根据评议标准(表1),按百分制打分。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核对专家评分,以体操计分法计算每位博士后的平均得分,按得分高低将申请人在学科组内进行排序。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根据当年资助经费及申请人数,计算当批次获资助比例,在每个学科组中按照分数高低依次选取拟获资助人员。

1 面上资助通讯评议标准

序号

项 目

评 审 标 准 说 明

等级

分 数

1

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对同组申请人进行比较和评分

3021

2011

10()以下

2

申请资助项目的创新性

学术思想有重要创新,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可能带来科学技术或学术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近期可望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方法、计划和技术路线有重要创新、合理、可行;

6046

学术思想有创新(或有一定特色),具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目标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近期可望取得较大进展;研究方法、计划和技术路线有特色、合理、可行

4526

属跟踪研究,但有一定的新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目标基本明确、内容适当,可望取得一定进展;研究方法、计划和技术路线基本合理、可行

25()以下

3

项目基础条件

依据项目基础条件进行比较和评分

108

73

2()以下

 

(二)特别资助

特别资助评审采用两轮同行专家评审,即通讯评议与会议评议相结合。

首先开展通讯评议。特别资助通讯评议的组织程序与面上资助相同,评议标准见表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根据专家评审结果,以当年度资助名额120%的比例,确定进入会议评议的人员。

其次开展会议评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按进入会议评议申请人的一级学科进行分组。每个评审学科组聘请数名同行专家,一般组内各一级学科聘请一位专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专家通过审阅材料、评议、投票等,按照当年度

资助名额确定拟资助人员。

2 特别资助通讯评议标准

序号

评 审 标 准 说 明

分 数

1

通过申请人的学术研究经历和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等情况,评价其学术发展的基础条件。

20

2

通过所申报课题在学术思想或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点,评价申请人的科研创新能力。

35

3

通过所申报课题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情况,评价申请人选题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25

4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计划和技术路线正确,近期可望取得重要进展,申请人选题可行。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