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的通知》(博管办〔2025〕1号),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苏州大学承办、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协办的2025年“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定于11月在江苏苏州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生物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苏州大学
协办单位: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
三、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9—21日
会议地点: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会议中心(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启月街299号)
四、参会人员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领域的院士及专家学者、从事生物医学、药学、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符合苏州大学博士后招聘条件的青年学者、对生物医药及相关交叉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主要以主旨报告与专题报告讨论等形式开展。
1.主旨报告。邀请院士专家、国家级人才、知名学者作专题报告,分享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领域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
2.专题报告与研讨。根据学科领域,开设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用材料与药物研发、医学影像与智能设备、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创新等专题分论坛。国家级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深入研讨。
3.学术交流。面向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等征集优秀学术论文,进行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
六、活动安排
“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安排 | ||
11月19日(周三) | 12:00-20:00 | 报到 |
11月20日(周四) | 09:00-09:30 | 开幕式 |
主旨报告环节 | ||
09:30-10:00 | 主旨报告:科技创新与医学进步 报告嘉宾:詹启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癌症研究院院长 | |
10:00-10:30 | 主旨报告:人类表型组时代的核医学新发展机遇 报告嘉宾:田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 |
10:30-10:45 | 茶歇 | |
10:45-11:15 | 主旨报告:东亚古代人群的遗传结构与群体历史 报告嘉宾:王传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 |
11:15-11:45 | 主旨报告:细胞凋亡靶向药物的全球开发 报告嘉宾:杨大俊 亚盛医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
分论坛环节 | ||
14:00-17:00 | 邀请报告:重塑生物医学的光学成像技术 报告嘉宾:浦侃裔(Kanyi Pu)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 | |
邀请报告:基于CBT-Cys点击反应的成像分析 报告嘉宾:梁高林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 ||
邀请报告:体内可控组装化学与分子诊疗 报告嘉宾:叶德举 南京大学教授 | ||
邀请报告:人工智能药物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报告嘉宾:曹东升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教授 | ||
邀请报告:免疫分子光学实时测量 报告嘉宾:张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 ||
邀请报告:有机余辉发光活体成像分析 报告嘉宾:苗庆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特任教授 | ||
邀请报告:病原体的分子光谱测量 报告嘉宾:孙耀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 ||
邀请报告:物理与数据双驱动的含卤药物设计 报告嘉宾:徐志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 ||
邀请报告:中国人群基因组研究-群体结构,参考基因组与复杂疾病 报告嘉宾:郑厚峰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特聘教授 | ||
邀请报告:疫苗效果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以EV-A71疫苗为例 报告嘉宾:张志杰 复旦大学教授 | ||
邀请报告:Beyond Pathogens: Genetic Legacy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报告嘉宾:崔杰 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 ||
邀请报告:人工智能驱动CLIP1-LTK融合蛋白抑制剂的设计 报告嘉宾:潘培辰 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员 | ||
邀请报告:病毒变异规律解析驱动的传染病防控 报告嘉宾:吴爱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 ||
邀请报告:跨越十万年的口腔微生物组演化图谱 报告嘉宾:周哲敏 苏州大学癌症研究院特聘教授 | ||
邀请报告:基于AI的抗体从头设计与功能验证 报告嘉宾:冯志炜 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 | ||
11月21日(周五) | 09:00-12:00 | 离会 |
七、学术论文征集及评选
(一)征文范围和要求。征文应以“生物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题,旨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前沿科学问题与未来技术方向。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逻辑严谨、数据可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论文要求详见附件。
(二)鼓励参会代表提交学术论文,但不以提交论文为参会前提。论文征集截止时间延长至2025年11月5日,接收邮箱:jyxu@suda.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征文投稿—姓名-单位-论文名称,并附手机号码。
(三)论文评选和交流。组织单位将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制作学术海报,颁发获奖证书。
八、其它有关事项
(一)本次活动不收取会务费和资料费。
(二)会议期间用餐(11月19日晚餐、11月20日午餐和晚餐)由承办方统一安排。
(三)住宿由承办方统一预定,住宿费用及往返交通费用自行承担。
(四)请拟参会人员于2025年11月10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参会回执。本次参会人数拟定150人左右,会场席位有限,报满即止。

九、联系方式
1.会议接待联系人
徐飞13984356487;fxu@suda.edu.cn
黄孟杰1521087637;mjhuang@suda.edu.cn
戴建英13915572398;djy@suda.edu.cn
2. 注册报到联系人
徐佳忆17798701010;jyxu@suda.edu.cn
曹彬杰18706280163;bjcao@suda.edu.cn